经开区:擘绘教育新图景

发布单位:管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10-17 本文被阅读次数:1585次  【字号: 【打印】 【关闭】 

“十四五”以来,秦皇岛经开区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核心,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夯实教育软硬件基础,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近日,经开区第三小学教师石珊为第六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授课方式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石珊老师分享的授课经验和技巧也让其他老师受益匪浅。

“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通过教师交流、联合教研等深度共建,我们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大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实现显著提高,办学视野得到有效拓宽,有力推动了我校高质量发展。”经开区第六小学副校长赵剑峰介绍,自2023年第六小学被纳入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后,两所学校便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不仅每年选派集团总校优秀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进行交流,而且建立了教师研训共同体,为年轻教师建立统一培训制度,实现教育教学基本素养、技能的统一要求和节点性教学活动的统一组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活力。

在集团化办学的引领下,不仅带动了经开区教师队伍的发展,建立教学质量协同监测制度、文体活动互相借鉴、学生社团联谊互动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也极大推动了集团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经开区燕大附中在课堂上讲好思政课的同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家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同学们通过模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进行议案提案“模拟两会”场景,围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校管理热点问题展开辩论与协商,体验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决策过程,增强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活动给我一种很新奇的体验,不仅亲身参与了‘政治生活’,也激发了主人翁责任感。”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燕大附中学生李馨仪说。

“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各中小学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努力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青少年打好人生底色,筑牢成长根基。

构建并完善“多元融合、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是“十四五”以来经开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让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激发潜能、涵养品格、绽放自我。

不久前,经开区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有趣的无人机足球体验活动。在教练和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上场,轮流操控无人机进行比赛体验,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手眼协调与应变能力,感受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无穷魅力。据该校校长聂晓峰介绍,无人机相关课程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之一,巧妙将人工智能、航空科技融入课堂,依托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探究,让学生在拆解组装、编程调试、团队协作中锤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目前,经开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传统与资源优势,均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将特色课程打造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开发并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课程体系,构筑起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