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创业孵化全链条服务 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布单位:管委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8-15 本文被阅读次数:3562次  【字号: 【打印】 【关闭】 

加快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近年来,秦皇岛经开区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培育、分区布局”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赋能科技型企业成长和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共享智造模式,推动新型孵化载体建设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位于经开区精匠科技孵化器的秦皇岛米科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共享车间”——多家企业共同使用同一厂房、设备和生产线,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模式。

2019年,米科隆公司牵头成立秦皇岛智能制造企业联合会,会员企业160余家,涉及机械零部件精密加工、3D打印、机械设备组装等领域。“联合会成立后,在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时了解到,一些实力强的企业斥巨资购买大型设备但闲置率高,一些小企业想用这种设备却没有,行业内也缺乏能够完成高难度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我们进行资源整合与合作分工,便开始建立‘共享车间’。”秦皇岛智能制造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秦皇岛精匠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介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由米科隆公司牵头打造拥有精密数控、线切割、检验检测与集采商贸新模式等4个“共享车间”,目前已为全市80余家精密制造生产企业提供了共享服务。

“在精密制造领域,购买一台好的数控机床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很多中小企业因为负担不起采购的费用而错失了良机。有了‘共享车间’,中小企业可以不用购买价格昂贵的机床设备,而采用租赁、合作等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模式大大节约了中小企业宝贵的资金。”一位前来秦皇岛米科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洽谈下一笔加工业务的企业负责人坦诚。

“共享车间”内,记者看到,只需要一名技术员向电脑输入指令和程序,这里的全自动龙门加工设备和数控卧式镗铣床就可实现智能加工,两个“大家伙”正在对一个大型的核电机组蒸发器设备进行钻孔、铣螺纹加工。“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共享车间’正是通过挖掘和整合优质资源从而增强智能制造领域内部实力,促进产学研互动和交流。”刘伟说。

据了解,”共享车间”已吸引众多企业加入。线切割共享车间目前集中了全市5家精密制造相关企业的18台线切割机床。经过一年的集中管理、共享运营,共享企业的整体接单能力和质量把控水平大幅提升,整体订单量提升60%,平均生产成本降低50%,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9.5%以上,设备平均利用率由50%提升至95%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联合会内多家会员企业众筹建设“秦皇岛市精密制造产业园”,通过强强联合推动秦皇岛市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发展,进而带动秦皇岛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刘伟表示。

全链条服务,孵化载体涌现持续迸发活力

2024年9月下旬,敦煌网客服中心运营企业——秦皇岛健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邀请敦煌网负责人来秦皇岛经开区进行商务对接,合作签约入驻恒诚·知谷孵化器后,恒诚·知谷孵化器在场地、装修、招聘、培训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确保全部环节同步快速推进。仅用一个月时间,作为敦煌网容量最大的客服中心在恒诚·知谷正式办公。

不仅如此,随着敦煌网业务量增长迅猛,秦皇岛健博科技需要及时储备更多语种人才,恒诚·知谷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服务能力,利用自身资源对接各大高校为企业提供诸多帮助,保障客服中心业务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去年的十月份到现在仅仅9个月时间,迅速发展到近百人规模团队,这个离不开孵化器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帮助企业对接各个部门、办理各类审批手续,园区都将不遗余力,这让我们深受感动。”秦皇岛健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媛介绍。

据了解,恒诚·知谷孵化器自2019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60多家企业入驻,业务涵盖科技、电子信息、电商、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驱动力的完善运营生态体系。

为提升综合性孵化载体建设水平,秦皇岛经开区科技局联合区内其他部门在空间规划、资源整合、政策辅导等方面给予孵化载体支持,并设定孵化载体年度考核指标,激励孵化载体聚焦秦皇岛经开区五大主导产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孵化,培育秦皇岛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后备力量。区科技局还加强对孵化载体运营机构的培训,帮助其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强化孵化载体培养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的作用,梯度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让孵化载体真正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秦皇岛经开区已集聚秦皇岛泰盛孵化器、e 谷创想空间等经国家、省、市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 11 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数高于全国 230 家国家级经开区平均值。全区孵化载体在孵企业总数达 260 家。截至2024年底,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8 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36 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126 家;拥有各类有效知识产权 686 项,其中发明专利 74 项,平均每个企业拥有有效知识产权3项。